税收“减免抵退”和“补罚”的会计处理(二)

来源:中国会计网 2006-06-02 00:00

  (三)实行“免、抵、退”办法的会计处理

  “抵”是指生产性企业以自营出口或委托代理出口货物所耗用原材料、零部件等已纳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是指生产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代理出口的货物占本企业当期全部货物销售额50%及以上的,因应抵顶的税额大于应纳税额而未抵顶完的,税务机关可将未抵顶完的税额予以退税。反之,未抵顶完的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1.实行“免、抵、退”办法的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性企业,在计算当期出口货物应退税、应免抵税、不予免抵税的税额时:

  当外购货物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而未全部抵扣,按规定应予退回的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x外汇人民币牌价x出口货物征收率一当期外购货物的进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x外汇人民币牌价x(出口货物征收率一退税率)],借记“应收补贴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科目,按规定计算的当期应予抵扣的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x外汇人民币牌价x出口货物退税率—出口货物退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货物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科目,按规定计算的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x外汇人民币牌价x(出口货物征收率—退税率)],借记“主营业务成本(产品销售成本)(不予免抵税额)”科目;按应予退回的税额加上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按不予免抵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2.未实行“免、抵、退”办法的企业,作如下会计处理:货物出口销售时,按当期出口货物的应收款项,借记“应收账款”等科目,按规定计算的出口退税款,借记“应收补贴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科目,按不予免抵税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产品销售成本)”科目;按当期出口货物实现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收入)”科目,按规定征收率计算的应交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二、税收“补、罚”的会计处理

  1.税务机关在税务稽查中查补当年应纳税额,按常规办法进行会计处理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应交税金”科目。税务机关在年度税收汇算清缴中查补上年度及以前年度的税款时,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处理:

  ①查补以前年度应交的流转税、所得税,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应交所得税”等科目。若为多交应退的税额,则作相反分录。

  ②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借方余额,结转未分配利润,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若为贷方余额,则作相反分录。

  ③调整以前年度少计或多计的盈余公积。补计盈余公积时,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公益金”科目。冲减多计盈余公积时,作相反分录。

  2.税务机关在税务稽查和税收汇算清缴中对纳税人因违反税法而作出应缴滞纳金和罚款的,不论属于哪一年度,均在发生当期在税后利润中支付,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1][2]
80+行业真账实操,零基础会计快速上岗!出纳、做账、报税、报表、Excel、财务软件、财务经理七大系列课程
最新资讯
会计考试提醒、政策发布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国会计网
长按保存图片
微信打开扫一扫
报考咨询、进群领资料
免费资料
财税干货
会计表格
财务模板
excel工具
免费课程
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