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税与反避税——避免国际双重征税及税收协定(1)

来源:中国会计网 2007-11-13 00:00
跨国从事经济、贸易、服务的法人和自然人,由于其经济活动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受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税收管辖权的约束,因而很有可能负有双重纳税义务,即不仅要向其母国纳税,而且还要向其收入来源国政府纳税。双重课税必然使跨国纳税人或有关各国政府的经济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鉴于这种情况,各国纷纷采取避免对跨国纳税人的双重征税的措施。在实施和推广避免国际重复课税的方法,克服和消除跨国纳税人受双重课税影响的同时,也为跨国纳税人躲避跨国税收创造了条件。就一般情况而言,凡是用于避免国际双重课税的方法,都可以用来回避跨国纳税义务,这就从客观上为跨国纳税人实现其避税愿望提供了方便。

  为了使人们学会并利用这些国际上常用方法,达到有效地躲避跨国纳税义务的目的,必须先了解国际上避免双重课税方法本身。

  1.避免国际双重征税的方法举例

  ①豁免法。

  豁免法又称免税法,即行使居民居住管辖权的国家对本国居民取得来自国外的所得免予征税。它是以承认非居住国(外国籍国)地域管辖权的独占为前提的。

  豁免法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全部豁免”,即一国政府在向本国纳税人征税时,将其被免税的国外所得从其总所得中扣除,但对其国内所得和某些不能豁免的国外所得征税。另一种是“累进豁免”,即行使居民居住管辖权的国家对居民国外的所得不予征税,但它在决定对居民的国内所得征税所适用税率时,有权将居民的国外所得加以综合考虑。

  例如:一居民取得了收入共20000元,其中在居住国所得为16000元,在国外来源国所得4000元;居住国实行累进税率,按规定所得20000元的税率为40%,16000元为30%;来源国实行的是比例税率为20%。

  如果居住国与来源国之间没有签定避免国际双重征税协定,那么纳税额将是88 00元(20000×40%+4000×20%)。

  如果采用豁免法时,纳税情况如下:

  第一,全部豁免时,居住国对国外的4000元所得不予考虑,对国内的160 00元所得按30%征税。

  即:居住国税收16000×30%=4800(元)

  来源国税收4000×20%=800(元)

  居民纳税总额5600(元)

  居住国放弃税收8000-4800=3200(元)

  第二,累进豁免时,居住国将国外的4000元所得与国内的16000元所得合计为20000元,找出其适用税率为40%,然后用40%的税率乘以国内所得16000元,求得该居民应在国内缴纳的税款。即:

  居住国税收16000×40%=6400(元)

  来源国税收4000×20%=800(元)

  居民纳税总额7200(元)

  居住国放弃税收8000-6400=1600(元)

  从上述实例看,“全部豁免”是对本国居民的境外所得完全放弃管辖权,而“累进豁免”则是对本国居民的境外所得有保留地放弃管辖权。但无论如何,只要该居民的海外的收入就会有更多的机会躲避国内纳税义务,甚至全部豁免额都归纳税者本人。

  ②抵免法。

  抵免法是行使居民居住管辖权的国家,对其居民取得的国内和国外所得一律汇总征税,但居住国允许居民将在国外向外国政府已纳的税额,在应向本国缴纳的税额中予以扣除。抵免法又分为直接抵免和间接抵免。

  直接抵免适用于自然人和总公司与分公司同是一个法人时的税收抵免。假设居住国的一家总公司在外国的分公司与居住国的总公司之间的关系,根据法律规定,分公司不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因此,国外的分公司与居住国的总公司同属于一个法人单位。其分公司向外国政府缴纳的公司所得税,必须视同总公司直接缴纳。居住国允许总公司将分公司在外国缴纳的所得税额,从应向本国缴纳的总税额中扣除,这种直接扣除方法,称之为直接抵免。

  间接抵免适用于母公司与子公司这两个具有各自独立地位的法人之间的抵免。假设居住国一家母公司在国外设立了一家分公司,根据法律规定,该母公司与其子公司均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因此,其子公司向外国政府缴纳的所得税,不能视为母公司直接缴纳的税收。所以,居住国按规定可以给予间接抵免,即母公司在向本国政府缴纳所得税时,可以将它从其外国子公司取得的股息中所含有的已向外国政府缴纳的所得税份额还原出来,在本国缴纳税额中予以扣除。

  第一,直接抵免,又分为全额抵免和限额抵免。所谓全额抵免,就是行使居民居住管辖权的国家,将居民的国内和国外所得汇总计算,允许居民将向外国政府缴纳的税额在应向本国缴纳的税额中予以全部扣除。所谓限额抵免,也称普通抵免,就是行使居民居住管辖权的国家,将居民的国内和国外所得汇总计算,允许居民将其向外国政府缴纳的税额,在本国应纳的税额内抵免,但抵免额不得超过国外所得额按照本国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

  例如:一居民取得总收入为20000元,其中居住国所得为16000元,在国外来源国所得为4000元;居住国家的税率为30%;来源国家的税率为20%(低于居住国税率),或者为40%(高于居住国税率)。如果在国际重复征税的情况下,该居民税收负担应是6800元(2000+3 0%+4000+20%),或者是7600元(2000×30%+4000×4 0%).

  当采用全额抵免时,居住国允许居民将在国外缴纳的税款在本国税额中予以全部抵免。

  居住国实行全额抵免,不管来源国税率高低,均放弃对纳税人国外收入的征税权利。

  当普通(限额)抵免时,居住国允许居民抵免的税额最高不得超过外国所得额乘以本国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

  由上述可知,当外国税率高于本国税率时,采用限额抵免,居民在国外缴纳的税额,就会有一部分不能抵免。如本例当外国税率为40%,居民在国外已交纳款16 00元,但本国政府的抵免限额为1200元,有400元超出限额,不准抵免。这就是说,限额抵免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起了缓和重复课税的作用。对跨国避税者来说,掌握直接抵免的具体作法有助于测度其可躲避国内税责的程度。

  第二,间接抵免。

  间接抵免就是国家在征税时,允许母公司将从外国子公司取得的毛股息收入已纳的外国企业所得税,从应向本国政府缴纳的公司所得税额中予以扣除。

  间接抵免额=母公司从其外国子公司取得毛股息/(1-外国公司的得税率)×外国公司所得税率
80+行业真账实操,零基础会计快速上岗!出纳、做账、报税、报表、Excel、财务软件、财务经理七大系列课程
最新资讯
会计考试提醒、政策发布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国会计网
长按保存图片
微信打开扫一扫
报考咨询、进群领资料
免费资料
财税干货
会计表格
财务模板
excel工具
免费课程
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