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知识之利润分配的顺序

来源:中国会计网 2016-04-27 15:33

  利润分配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章程、投资者协议等,对企业当年可供分配利润指定其特定用途和分配给投资者的行为。利润分配的过程和结果不仅关系到每个股东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而且还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

  (一)利润分配的顺序

  企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按照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利润分配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1.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

  企业在利润分配前,应根据本年净利润(或亏损)与年

  初未分配利润(或亏损)、其他转入的金额(如盈余公积弥补的亏损)等项目,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即:可供分配的利润=净利润(或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 -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其他转入的金额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负数(即累计亏损),则不能进行后续分配;如果可供分配利润为正数(即累计盈利),则可进行后续分配。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公司应当按照当年净利润(抵减年初累计亏损后)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超过注册资本50%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公司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净利润中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企业可供分配的利润扣除提取的盈余公积后,形成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即:

  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可供分配的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

  企业可采用现金股利、股票股利和财产股利等形式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80+行业真账实操,零基础会计快速上岗!出纳、做账、报税、报表、Excel、财务软件、财务经理七大系列课程
最新资讯
会计考试提醒、政策发布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国会计网
长按保存图片
微信打开扫一扫
报考咨询、进群领资料
免费资料
财税干货
会计表格
财务模板
excel工具
免费课程
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