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偷逃税收的概念

来源:中国会计网 2018-09-11 10:47

  逃税是指纳税人故意不遵守规定,不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广义上逃税还包括纳税人因疏忽或过失没有履行税定的纳税义务的行为。纳税义务人采用种种手段少纳或不纳税的行为。在资本主义国家,逃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采取非法手段逃避纳税;一种是采取合法手段逃避纳税。前者称逃税,后者又称避税。

  逃税是指纳税人故意不遵守税法规定,不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广义上逃税还包括纳税人因疏忽或过失没有履行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的行为。逃税不是专门的法律术语,但依据我国税法及有关规定,可概括出以下几点:

  ①逃税为法律明文规定禁止的行为,它是一种违法行为。

  ②依法纳税是每个纳税人应尽的义务。

  ③扣缴义务人须依法代扣、代收、代缴税款。

  ④对逃税者采取一定行政措施。

  逃税(Tax Evasion),又称「非法避税」,泛指使用不合法的手段企图不支付有关的课税。

  广义的逃税,是指纳税义务人采用各种手段逃避纳税的一种行为。逃税应包括偷税和抗税。后者是列入刑事犯罪范畴的,是逃税发展的极端成果。偷是秘密的、抗是公开的,表现形式不同,性质并无太大区别。

  具体可分为两种:(1)采用非法手段少纳或不纳税的行为;在西方国家一般称“逃税”,在我国称“偷税”、“抗税”、或“漏税”,(2)采用合法手段少纳或不纳税的行为。称为“避税”。狭义的逃税指纳税义务人采用非法手段少纳或不纳税的行为。

  纳税义务人采用种种手段,少纳或不纳税的行为。在资本主义国家,逃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采取非法手段逃避纳税;一种是采取合法手段逃避纳税。前者称逃税,后者又称避税。狭义的逃税是指利用非法手段,不按税法规定申报纳税的一种违法行为。如利用漏报、少报、不报应税收入、收益;伪造账证,隐匿财产,甚至贿赂税收官员等非法手段逃避纳税。

  广义上,逃税还包括纳税人因疏忽或过失没有履行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的行为。逃税不是专门的法律术语,但依据我国税法及有关规定,可概括出以下几点:(1)逃税为法律明文规定禁止的行为,它是一种违法行为。(2)依法纳税是每个纳税人应尽的义务。(3)扣缴义务人须依法代扣、代收、代缴税款。(4)对逃税者采取一定行政措施。

80+行业真账实操,零基础会计快速上岗!出纳、做账、报税、报表、Excel、财务软件、财务经理七大系列课程
最新资讯
会计考试提醒、政策发布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国会计网
长按保存图片
微信打开扫一扫
报考咨询、进群领资料
免费资料
财税干货
会计表格
财务模板
excel工具
免费课程
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