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税有哪些?

来源:中国会计网 2019-12-31 21:56
  附加税有哪些?附加税是“正税”的对称,是随正税加征的税。从中国现行税制看,附加税包括两种:
  (1)是根据正税的征收同时而加征的某个税种。这种作为税种存在的附加税,通常是以正税的应纳税额为其征税标准。如城市维护建设税,是以增值税、消费税的税额作为计税依据的。
  (2)是在正税征收的同时,再对正税额外加征的一部分税收。这种属于正税一部分的附加税,通常是按照正税的征收标准征收的。
  附加税税率:
  1、城建税:
  (1)纳税人所在地在市区的,税率为7%。
  (2)纳税人所在地在县城、镇的税率为5%。
  (3)纳税人所在地不在市区、县城、县属镇的,税率为1%。
  (4)应纳税额=实际缴纳的“二税”税额之和×适用税率。
  2、教育费附加:增值税税额与消费税税额的3%。
  3、地方教育费附加:增值税税额与消费税税额的2%。
  现在国税、地税已合并,在各地税务局缴纳。
  增值税的附加税都有什么?其会计分录如何做?
  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费、地方规定的费(例如堤防费、地方教育费等)
  教育费附加按实际缴纳的增值税的3%缴纳。
  地方规定的附加费按各地规定的比例缴纳,国家没有统一规定。
  城建税的税率则要根据纳税人所在地。在市区的为7%;在县城、镇的为5%;在市区、县城、镇以外的为1%。
  分录: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城建税
  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其他地方税费
  附加税的计税依据应该是什么?
  全面实施营改增后,附加税的计税依据主要是应交增值税额。附加税包括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等。计算公式为:
  城建税=增值税*5%或7%
  教育附加费=增值税*3%
  地方教育附加=增值税*2%
  计税依据是指计算应纳税额的根据。计税依据是课税对象的量的表现。计税依据的数额同税额成正比例,计税依据的数额越多,应纳税额也越多。
  
80+行业真账实操,零基础会计快速上岗!出纳、做账、报税、报表、Excel、财务软件、财务经理七大系列课程
最新资讯
会计考试提醒、政策发布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国会计网
长按保存图片
微信打开扫一扫
报考咨询、进群领资料
免费资料
财税干货
会计表格
财务模板
excel工具
免费课程
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