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损益事项的主要事例有?

来源:中国会计网 2020-10-16 10:21
调整损益事项的主要事例有?

调整损益事项的主要事例有?

(1)已证实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已减值,或为该项资产已确认的减值损失需要调整;

(2)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需要确认和调整;

(3)表明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间存在重大会计差错;

(4)发生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间所售商品的退回.

财审与税审差错处理一致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会计与税法规定一致时,企业调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润或减少以前年度亏损,借记有关科目,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调整减少以前年度利润或增加以前年度亏损做相反的会计分录.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增加的所得税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等科目;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减少的所得税费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经上述调整后,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本科目如为贷方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借方余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财审与税审差错处理不一致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由于会计和税法服务于不同的目的,遵从不同的原则,日常会计处理一般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核算.在企业所得税检查或者财务检查时,发现会计差错存在两种情况:

一是同时影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即一种会计处理同时违反税法和会计法规.例如,对于一些时间性差异,包括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固定资产折旧费、职工教育经费、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费用错记,在补税的同时,均应调整损益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等科目.

二是纳税差异只影响计税所得并不影响会计利润.例如永久性差异,包括不"合理的工资"、超出标准列支的对外捐赠、赞助、业务招待费、滞纳金、罚款、国债利息收入、居民企业投资收益等对收入、费用错记造成的差异.在调整时,对于永久性差异,一般调整损益类科目,不涉及到递延所得税的调整.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及其应用指南的有关规定,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而原来则是作为当期损益,之所以新准则将固定资产盘盈作为前期差错进行会计处理,是以这些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出现由于企业无法控制的因素而造成盘盈的可能性极小,甚至是不可能的为理论基础的,该些资产如果出现盘盈,必定是企业自身"主观"原因所造成的,或者说以前会计期间少计或漏计该些资产等会计差错而形成的,所以,应当按照前期差错进行更正处理.旧准则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直接影响净利润,新准则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计入未分配利润,使企业的报表更加透明,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人为调解利润的可能性.

80+行业真账实操,零基础会计快速上岗!出纳、做账、报税、报表、Excel、财务软件、财务经理七大系列课程
最新资讯
会计考试提醒、政策发布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国会计网
长按保存图片
微信打开扫一扫
报考咨询、进群领资料
免费资料
财税干货
会计表格
财务模板
excel工具
免费课程
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