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所得额与应纳税额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中国会计网 2020-11-24 12:51
应纳税所得额与应纳税额的区别是什么?

应纳税所得额与应纳税额的区别是什么?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它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额:是纳税人按"应纳税所得税所得额"的一定比例向国家缴纳的税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

应纳增值税的计算公式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

具体计算可分为两种:

1、一般纳税人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收入/(1+税率)

含税销售收入=销售额*(1+税率)=销售额+销售额*税率=销售额+销项税(或进项税)

销项税额(或进项税额)=含税销售收入/(1+税率)*税率=销售额*税率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和应税服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税额.

2、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其应纳税额的计算不适用扣税法,而是实行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的简易办法,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对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采取销售额和增值税销项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要分离出不含税销售额,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和旧货,按下列公式确定销售额和应纳税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3%)

应纳税额=销售额×2%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除固定资产及旧货以外的物品,按下列公式确定销售额和应纳税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 (1 +3%)

应纳税额= 销售额×3%

在此,固定资产是指纳税人根据财务会计制度已经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旧货是指进入二次流通的具有部分使用价值的货物(含旧汽车、旧摩托车和旧游艇),但不包括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三)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

进口货物的纳税人,无论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均应按照组成计税价格和规定的税率汁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其计算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1.如果进口的货物不征消费税,则上述公式中的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额

2.如果进口的货物应征消费税,则上述公式中的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额+消费税税额

【注意1】进口环节应纳增值税不得抵扣任何税额

【注意2】进口环节在海关已纳增值税,符合抵扣范围的,凭海关的完税凭证作为进项税额抵扣.

80+行业真账实操,零基础会计快速上岗!出纳、做账、报税、报表、Excel、财务软件、财务经理七大系列课程
最新资讯
会计考试提醒、政策发布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国会计网
长按保存图片
微信打开扫一扫
报考咨询、进群领资料
免费资料
财税干货
会计表格
财务模板
excel工具
免费课程
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