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保障基金和"刚性兑付"是什么关系?
信托保障基金着力点在于化解信托业风险事件.基金从酝酿成立至今,就一直伴随质疑之声--这到底是构建行业自救的"安全网",还是事实上就是变相"刚性兑付"?
信托产品本是"买者自负",可能会损失本金、收益,需要投资者自担风险的产品.但我国的信托计划过去在出现兑付困难时,总会出现种种办法为投资者"兜底".这一现象被称为"刚性兑付".过去几年来,中诚信托旗下的"诚至金开1号"出现兑付危机,以及后来爆出的其他信托产品兑付风险事件,最后都无一例外被"兜底"了.包括最近雪松集团接手中江国际信托的新闻,也暗示了雪松控股将对中江信托旗下发生兑付风险的信托计划进行风险缓释.
其实这种刚性兑付对市场的健康发展并不利,所以打破"刚性兑付"的声音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