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的经营范围一般是什么?
1、一般纳税人责令登记的标准工业企业年应税销售额(连续12个月)在50万元以上;商业企业年应税销售额(连续12个月)在80万元以上;营改增纳税人年应税服务销售额(连续12个月)在500万元以上.
如果某纳税人经营范围本属于营改增范围,但其在办理登记填报经营范围时填报的是工业或者商业项目,将导致主管税务机关在登记其税费种时出现错误(税种登记等事项与其实际经营明显不符).
如果该纳税人连续12个月销售收入超过50万元或者80万元,系统将提示该纳税人应办理成为一般纳税人,可实际上该纳税人经营的项目全是营改增项目(500万元标准),离标准还很远!虽然可以通过核实进行确认,但非常浪费时间.
2、税收优惠政策某些税收优惠政策属于特指某项或者某多项行业,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填报的经营范围并通过税种管理等方式对所辖纳税人进行筛选并逐一辅导,如果纳税人在填报经营范围时出现错误,可能会让税务机关的辅导针对性不强,纳税人对政策的把握不够准确.当然后期可以通过事后补报备案进行弥补,但一开始就如实填写自己的经营范围则不会出现这么多不必要的麻烦.
3、区域性财政补贴返还某项区域性财政补贴返还需要纳税人提交营业执照等相关资料,管理部门通过纳税人提交的营业执照中的经营范围和所开具发票逐一确认并进行财政收入返还.一般来讲,财政补贴返还范围是在某一定时期内对特指某具体行业进行的(如交通运输的财政返还等).如果纳税人填报经营范围根本就不属于财政补贴返还的范围(虽然实际经营属于财政补贴返还的范围),但在材料初审关就容易被退回,纳税人还得前往工商税务进行变更登记,重新提交材料与说明,耽误时间不说,还得不断地重复"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