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减值的账务处理是?
计提减值准备的依据
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中,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期末均以摊余成本计量,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资产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期末均按公允价值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区别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将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般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取得成本以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入账金额.在持有期间的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上升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而在公允价值下跌则分为两种情况处理:如果公允价值正常下跌,其公允价值变动冲减其他综合收益;如果公允价值发生暴跌或连续性下跌,则应计提减值,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减值是出于谨慎性考虑,目的是通过计提减值减少利润,避免在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遭到重大损失情况下多分利润.
实务中对减值迹象的判断
资产负债表日,如果有客观证据表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减值损失.对于权益工具投资,如果综合相关因素判断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下跌是严重的或非暂时性下跌时,则表明该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减值.一般情况下,对"严重下跌"的判断是指公允价值下跌幅度累计超过成本的20%-50%;对"非暂时性下跌"的判断是指公允价值连续下跌时间超过6-12个月.在实务工作中,对其判断还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