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会计制度与政府会计制度的比较?

来源:中国会计网 2022-04-12 16:00

医院会计制度与政府会计制度的比较?
 

医院会计制度与政府会计制度的比较?

《政府会计制度》与《医院会计制度》相比,其主要的变化在于《政府会计制度》采用了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的平行记账核算模式。

(一)相同点

1.《政府会计制度》与《医院会计制度》总体框架基本相同。两个会计制度都包括总说明、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会计报表格式。然而《医院会计制度》对成本的报表单独进行列示说明,这突出了《医院会计制度》对成本核算的重视,而《政府会计制度》提出会计要素“费用”类科目的内涵也与《医院会计制度》相符合。

2.会计科目设置大致相同。《医院会计制度》按照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五个会计要素设置了52个会计科目。《政府会计制度》涵盖了所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按照相同的5个会计要素设置了77个财务会计科目,26个预算会计科目,能更力Il全面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

3.两个会计制度均采用“双基础”进行核算。《医院会计制度》中规定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但涉及财政资金使用时,则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政府会计制度》中规定,财务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总体而言,《政府会计制度》与《医院会计制度》对不同业务采用了“双基础”运作。

(二)不同点

1.“单一记账”向“平行记账”转变。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采用“单一记账”模式,即对所有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而《政府会计制度》对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采用“平行记账”模式核算即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同时进行,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财务会计核算。

2.净资产类会计科目设置发生重大变化。将原有编码3001“事业基金”科目更换为“累计盈余”科目,这样可以更加清晰地反映出医院历年实现的盈余扣除盈余分配后滚存的金额。《医院会计制度》当时以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为基础,在净资产科目中设置了“待冲基金”科目,以解决财政资金和科教项目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领用耗材等问题。而在《政府会计制度》中,净资产科目中取消待冲基金科目,将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直接在累计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科目进行反映,待冲基金科目余额转入累计盈余一财政项目盈余中。《医院会计制度》中成本类科目“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社会保障费”在《政府会计制度》中全部归为“应付职工薪酬”,取消“应付社会保障金”科目。新制度也未设置“应付福利费”科目,转账时,医院应当将原账的“应付福利费”科目余额转入新账的“累计盈余——新旧转换盈余”科目,也就是将负债转入净资产。新制度设置了“应交增值税”和“其他应交税费”科目,原制度只设置了“应交税费”科目。转账时,医院应当将原账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余额转入新账的“应交增值税”科目,将原账的“应交税费”科目余额减去属于应交增值税余额后的差额,转入新账的“其他应交税费”科目,这样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增值税的缴纳情况,原制度中只是一个应交税费科目,在财务报表中不能真实反映增值税的缴纳情况。

3.会计报表构成发生变化。原制度规定医院会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医疗收入费用明细表”“收入费用总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现金流量表”组成。其中,“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总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现金流量表”为主报表,“医疗收入费用明细表”为辅助报表。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医院的财务经营状况,组成了医院的财务报表体系。《政府会计制度》中规定,会计主体应当编制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在新制度中财务报表体系增加了预算结余与净资产变动差异调节表、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预算收入支出表、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取消了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和医疗收入费用明细表。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医院会计制度与政府会计制度的比较】这个问题进行的解答,希望对您帮助,如果想了解学习更多会计实操、税收实务问题,可以关注“中国会计网”公众号,进入会计实务交流群,免费答疑。

80+行业真账实操,零基础会计快速上岗!出纳、做账、报税、报表、Excel、财务软件、财务经理七大系列课程
最新资讯
会计考试提醒、政策发布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国会计网
长按保存图片
微信打开扫一扫
报考咨询、进群领资料
免费资料
财税干货
会计表格
财务模板
excel工具
免费课程
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