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支出的会计核算和涉税风险管控?
绿化支出核算的现状和目前核算的弊端
绿化支出的成本,笔者参照绿化支出费用发生的情况,认为与其他固定资产购建支出大体相同,主要包括3类费用。(1)工程设计费用,是有设计资质的单位为建设单位,通过实体附着在土地上各种植物绿化支出必要的基础设施支出,包括为绿化工程支付设计费用和土地改良、营造构建物设施的支出。(2)绿化苗木购置用移栽,包括苗木买价、运杂费、保险费和合理挑选费支出等。(3)养护费。主要指使绿化苗木正常存在而发生的必要支出,包括后期植物浇水、施肥、修剪等支出。
企业绿化费用支付的归集,现行会计准则的制度上都没涉及,只在《企业会计制度讲解》中,论述管理费用涉及提供生产技术条件的费用的第二条就是“绿化费用”。由于制度上的缺失,实务上有认为绿化费用是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发生的各种费用,因此,核算中一般都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上面我们已经谈及绿化支出成本包括3部分。企业对绿化的支出,并不是局限于种几棵树和草地,企业文化的创立,美化、休闲等功能日益凸现,档次规格越来越高,并且为企业长期使用。如果单纯计入当期损益,倒是符合资产的定义,属于看得见摸得着的资产,日常生产经营中,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在账内上不体现此类资产,不利于企业资产的完整性、安全性管理。生产经营中和企业处置资产时,容易导致资产流失,也不利于正确核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会给企业带来涉税风险。
有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项目。环境绿化支出先通过“在建工程”核算,再结转长期待摊费用,分期摊销。该方法与环境绿化支出费用化相比较,优点是各期环境绿化费相对均衡,体现了配比原则。其缺点是核算工作量大,也易造成资产流失且同样产生账外资产。
还有的从“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核算。环境绿化支出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完工后随相应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该处理方法的优点是环境绿化支出资本化,通过折旧的方式,分期计入,使各期费用均衡且账实一致。其缺点是核算繁琐。由于该固定资产中含有花草绿化资产,与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相比,寿命多数长于后者,相反时间越长价值越大,而花草树木随着使用不存在折旧或折耗,磨损价值越来越小,对其都计提折旧,显然不科学。
还有人认为,绿化支出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生物资产》规定,计入生物资产核算。该准则第三条的规定,公益性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显然,在目的上,环境绿化支出形成的资产与会计准则规定的公益性生物资产相差甚远。将环境绿化支出列入“公益性生物资产”项目,缺乏合理性。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绿化支出的会计核算和涉税风险管控】这个问题进行的解答,希望对您帮助,如果想了解学习更多会计实操、税收实务问题,可以关注“中国会计网”公众号,进入会计实务交流群,免费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