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类包装物押金流转税的账务处理?

来源:中国会计网 2022-12-21 16:21

酒类包装物押金流转税的账务处理?
 

酒类包装物押金流转税的账务处理?

【例】某白酒生产企业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于2007年10月销售粮食白酒5000斤,不,含税销售收入10000元,另外收取包装物押金1170元,约定6个月后返还包装物,如逾期未1日未能归还,没收押金.(白酒适用定率税率20%,定额税率每斤0.5元)

除啤酒、黄酒外的酒类包装物押金的流转税计征比较特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增值税征收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从1995年6月1日起,对销售除啤酒、黄酒外的其他酒类产品而收取的包装物押金,无论是否返还以及会计上如何核算,均应并入当期销售额缴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酒类产品包装物押金征税问题的通知》规定:"从1995年6月1目起,对酒类产品生产企业销售酒类产品而收取的包装物押金,无论押金是否返还与会计上如何核算,均需并入酒类产品销售额中,依酒类产品的适用税率缴纳消费税."根据上述规定,酒类(非啤酒、黄酒)生产企业包装物押金既涉及到增值税的账务处理还涉及到消费税的账务处理,同时又由于涉及到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的不同要求,故这一会计事项的会计核算就显得比较复杂,导致实践中存在多种不同的处理方式,现笔者将比较典型的几种账务处理方式进行归纳并加以评析:

一、第一种处理方式

1.收取押金时.将应缴纳的消费税和增值税均计入"销售费用".

计算应纳包装物押金的增值税税额:1170+1.17x0.17=170(元)

计算应纳包装物押金的消费税税额:1170+1.17x0.2=200(元)

借:银行存款             1287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其他应付款             117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4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4500

借:销售费用               37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00

2.包装物到期时:

①如收回

借:其他应付款              1170

贷:银行存款               1170

②如未收回,没收包装物押金时:

借:其他应付款              117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170

二、第二种处理方式

1.收取押金时,将交纳的增值税冲减"其他应付款",交纳的消费税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

借:银行存款              1287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其他应付款              117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4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4500

借:其他应付款               17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2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00

2.包装物收回时:

借:其他应付款              1000

销售费用                170

贷:银行存款               1170

3.包装物未收回,押金没收时:

借:其他应付款              1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0

三、第三种处理方式

1.收取包装物押金时.将交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均冲减"其他应付款".

借:银行存款               1287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其他应付款               117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4500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消费税         4500

借:其他应付款               37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

2.包装物收回时:

借:其他应付款               800

销售费用                 370

贷:银行存款                1170

3.包装物未收回押金没收时:

借:其他应付款               8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800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酒类包装物押金流转税的账务处理】这个问题进行的解答,希望对您帮助,如果想了解学习更多会计实操、税收实务问题,可以关注“中国会计网”公众号,进入会计实务交流群,免费答疑。

80+行业真账实操,零基础会计快速上岗!出纳、做账、报税、报表、Excel、财务软件、财务经理七大系列课程
最新资讯
会计考试提醒、政策发布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国会计网
长按保存图片
微信打开扫一扫
报考咨询、进群领资料
免费资料
财税干货
会计表格
财务模板
excel工具
免费课程
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