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证合一"登记制度?

来源:中国会计网 2022-06-20 15:42
什么是

什么是"三证合一"登记制度?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是指企业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

"三证合一"应向"多证合一"转变,彻底简化注册程序.一是由"三证合一"向"多证合一"转变,彻底简化注册程序.二是除企业之外的其他机构类型也应实行"多证合一,一证一码".三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多证合一、一证一码"改革提供法律支持.

纳税人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持下列证件、资料到原地方税务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税务登记:变更税务登记申请书;工商登记变更表及工商营业执照;纳税人变更登记内容的有关证明文件;原税务登记证件(登记证正、副本和登记表等);其他有关资料.

综上所述,对于变更法定代表人行为的,应当向工商部门申请备案后,才可办理其他手续.法人的改变代表着纳税义务人一发生改变.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什么是"三证合一"登记制度?】这个问题进行的解答,希望对您帮助,如果想了解学习更多会计实操、税收实务问题,可以关注“中国会计网”公众号,进入会计实务交流群,免费答疑。

80+行业真账实操,零基础会计快速上岗!出纳、做账、报税、报表、Excel、财务软件、财务经理七大系列课程
最新资讯
会计考试提醒、政策发布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国会计网
长按保存图片
微信打开扫一扫
报考咨询、进群领资料
免费资料
财税干货
会计表格
财务模板
excel工具
免费课程
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