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一般会计原则是什么?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他是经有权机关登记,按上级有关规定收取一定的规费或有偿提供服务收取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单位,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非营利组织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包括艺术、慈善、教育、政治、宗教、学术、环保等等.非营利组织的运作并不是为了产生利益,这一点通常被视为这类组织的主要特性.然而,某些专家认为将非营利组织和企业区分开来的最主要差异是:非营利组织受到法律或道德约束,不能将盈余分配给拥有者或股东.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一般会计原则:
1.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2.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目标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
3.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4.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包括相关性、实质重于形式、一贯性、可比性、及时性、可理解性、配比性、实际成本、谨慎性、区分费用性和资本性支出及重要性等.
5.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6.由于民间非营利组织许多资产的取得没有实际成本,因此在强调实际成本计量原则的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的交易事项引入了公允价值等计量基础.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非营利组织一般会计原则是什么?】这个问题进行的解答,希望对您帮助,如果想了解学习更多会计实操、税收实务问题,可以关注“中国会计网”公众号,进入会计实务交流群,免费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