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公积金、个税到底是怎么扣的?

来源:中国会计网 2023-10-19 13:00

社保、公积金、个税到底是怎么扣的?

社保、公积金、个税到底是怎么扣的?

1、工资要先扣除五险一金,再扣除个税

工资是先扣除五险一金再扣除个税的,其中社保和公积金是同步扣除,不存在先后顺序,扣完五险一金之后,再减去个税专项扣除项目,剩下的金额如果在5000元以上,就需要扣个人所得税,如果在5000元以下,就免除缴纳个税.

专项扣除项目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赡养父母、房贷/房租、大病医疗五大项.

2、五险一金缴费比例

不同地区的五险一金缴费比例是不一样的,其中五险差别不大,公积金的差别较大.

注:2019年从5月1日起,单位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由19%降至16%;医疗保险要和生育保险合并,但是还没有出具体的政策.

个人五险一金的缴费比例一共是22.2%+3元,单位缴费比例是39.9%.此外,五险一金缴费基数有最低和最高限制,其中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缴费基数下限是上年度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40%,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的缴费基数下限是上年度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60%,公积金的缴费基数下限是上年度本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五险一金的缴费上限均为上年度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3倍.

3、到手工资的具体计算方式

举个例子:A在北京市工作,税前工资是1万元,独生子女,有60岁以上的父母赡养,未婚,名下无住房,租房住,可在税前扣除的金额是2000+1500=3500元.

需要缴纳的五险一金金额是10000×22.2%+3=2223元,1万元扣除五险一金和专项扣除金额后,还剩下10000-2223-3500=4277元,未达到5000元的个税起征点门槛,所以免征个税.

A的到手工资是10000-2223=7777元.

再举个例子:上述A的税前工资是2万元,其他条件不变.

需要交纳的五险一金金额是20000×22.2%+3=4443元,2万元扣除五险一金和专项扣除金额后,还剩下20000-4443-3500=12057元,远高于5000元的个税起征点门槛,需要缴纳个税,应纳税所得额是12057-5000=7057元.

过去的个税是"按月代扣代缴",2019年1月之后个税采用"累计预扣法",也就是按年计税,特点是个税前低后高,到手的工资会前多后少.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社保、公积金、个税到底是怎么扣的?】这个问题进行的解答,希望对您帮助,如果想了解学习更多会计实操,可以关注“中国会计网”公众号,入会计实务交流群,免费答疑。

80+行业真账实操,零基础会计快速上岗!出纳、做账、报税、报表、Excel、财务软件、财务经理七大系列课程
最新资讯
会计考试提醒、政策发布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国会计网
长按保存图片
微信打开扫一扫
报考咨询、进群领资料
免费资料
财税干货
会计表格
财务模板
excel工具
免费课程
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