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名为“春风行动”的就业服务活动正在全省各地开展。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江西已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3000余场,释放就业岗位超过120万个,帮助近18万求职者成功敲开职场大门。江西省税务部门精准推送税费支持政策,帮助企业正确适用政策,让万千奋斗者真切感受到国家政策的“温度”。
支持创客创业“轻装上阵”
“持《就业创业证》创业,每户一年最高能扣减24000元税款。”景德镇陶瓷大学校园招聘会上,正筹备创立工作室的陶瓷艺术设计专业2025届毕业生张坤,近日收到税务部门送来的创业政策提示后说,“原本对以后可能遇到的税费政策问题有些担忧,现在有了税务部门的贴心指导和优惠政策支持,我开陶瓷设计工作室的信心更足了。”
近期,景德镇市税务部门组建税务青年讲师团,走进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学院等高校,通过情景问答、案例分析等形式,帮助有创业意愿的大学毕业生算好“创业账”——从纳税义务到发票使用,从办税流程到申报期限,干货满满的讲解赢得创业学子的欢迎。
在景德镇市近期举办的大学毕业生招聘会现场,当地税务部门设置“税诊专席”,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定制化服务。“税务部门的政策辅导,不仅帮助创业学子规避财税风险,还教会他们用专业思维规划创业路径。”景德镇学院就业指导老师徐欣鹏说。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累计孵化企业300余家,吸引了13个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在此“筑巢”,培育出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23家高新技术企业。“初创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是带动就业的重要载体。但初创企业就像蹒跚学步的孩子,常遇到‘成长的烦恼’。”赣州市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基地负责人黄绍斌介绍,孵化基地与税务部门共建税企直通车,通过举办“开业第一课”培训等活动,帮助创业者及时了解税费支持政策,掌握电子税务局操作、手机开票等要求,“一站式”学会从税务登记到纳税申报全流程“通关攻略”。
“职”引重点群体就业未来
“去年我们招录了52名脱贫户员工,按照政策我们享受了30多万元的税费减免。”博硕科技(江西)有限公司行政负责人詹敏指着车间里忙碌的景象说,在税费政策的持续激励下,企业今年准备再招聘20名脱贫人员。
在革命老区吉安县,当地税务部门与人社局、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建立“就业重点群体信息共享数据库”机制,通过大数据精准锁定符合税费支持政策条件的企业,及时把政策礼包送上门、讲清楚。今年以来,全县已有9家企业通过该机制享受了脱贫人员就业税费支持政策,带动脱贫户就业人数同比增长114.43%。
在“苏区摇篮”宁都县,当地税务部门启动“春风护翼”专项行动,通过大数据筛选匹配政策适用企业,定制安置残疾人就业税费优惠“礼包”,走进企业举办“车间课堂”,向企业讲解残保金减免、增值税即征即退等政策,辅导财务人员准确申报。截至目前,全县已有29家企业安置138名残疾人就业,累计享受税费优惠近300万元。
“我们企业积极招用残疾人,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税务部门则为我们量身定制服务内容,将税费红利送上门。国家政策和税务服务坚定了我们扶残助残的信心。”赣州亚美达塑编包装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杨萍华说。
推动返乡“流量”变“留量”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农村正成为年轻人创新创业的热土,也成为就业的新阵地。为了推动外出务工人员留在家乡创业就业,江西税务部门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支持企业稳岗扩岗,推动返乡“流量”变“留量”。
周建生曾在杭州经营糕点业务,2022年他响应号召,回到家乡抚州市资溪县开办了一家食品公司,并创建了“周建生”品牌,带动当地超100人就业。周建生介绍,回乡创业以来,税务部门的服务一直很给力,不仅及时向他们推送税费政策,还多次组织财务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帮助企业正确处理税务业务,避免税务风险。
“我们的收入有的免税,有的不免税,账务处理上需要分开核算,比较复杂。税务干部针对这些疑难问题,开展集中培训,避免了税务风险,助力我们做大做强。”周建生介绍,他的公司今年准备扩大生产规模,要再招一些工人,为解决就业多贡献一份力量。
君圣材料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的企业。近几年,随着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用工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今年以来已在当地新招录返乡人员20多名。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表示:“国家从政策上支持企业更多招用返乡人员,作为企业我们有责任积极响应,既能减轻税费负担,又能为缓解当地就业压力出把力,很有自豪感。”
国家税务总局江西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江西税务部门将继续精准规范抓好政策落实,多环节优化税费服务,用税收大数据织密就业保障网,促进更多的返乡务工人员实现“家门口”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