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提升税费服务效能 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会计网 2025-10-31 19:21

巍巍兴安岭、茫茫敕勒川,内蒙古大地广袤无垠、壮丽辽阔。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税收征管模式不断向信息化、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迈进,税惠红利精准释放。

立足长远,助力企业绿色发展路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在呼和浩特市北郊,是面积近3万亩的敕勒川大草原。然而在1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砂石荒滩。

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续在乡土草种质资源培育和生态修复技术改进及应用上加大投入,突破多项科研难点,目前已选育出乡土植物295种,其中25个草品种入选国家林草局“三北”工程良种推荐目录,发布相关专利、标准过千项,在全球草种业创新主体企业排名中位居第四;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已精准修复草原、矿山、荒漠等生态类型3300万亩。

“做企业的都明白国家政策的重要性,特别是税收政策。”蒙草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年来,税务部门通过定期培训、精准推送、实时答疑等方式,辅导企业规范准确适用各项税费政策。“2014年—2024年,蒙草集团累计享受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3.32亿元,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金额3013.58万元,让我们走在科技创新之路上底气更足、脚步更稳。”这位负责人表示。

在马鞍山林场,马鞍山林业财务负责人李向南介绍:“这些年来,林场通过实施退化林修复和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全面构建起立体、多元的生态防护网络。”如今林场公益林面积已达10.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8.86%。

立足科技,托起企业科技创新梦

内蒙古是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优化产业结构必须立足这些禀赋特点和战略定位,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加快构建体现内蒙古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为了让特色更特、优势更优,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的伊利集团,着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走进金海的生产车间,先进的传感器和自动化设备遍布生产线,实时采集数据并精准控制生产参数。智能机器人有序作业,高效完成物料搬运、产品包装等任务,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了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误差,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数字化转型升级,为集团合规经营、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伊利集团全球创新中心科学研究总监王彩云介绍,在税务部门的辅导下,伊利集团开发了“税务管理平台”,打造了“发票管理平台”,利用涉税发票业务数据的自动识别、提取关键信息、自动开票、分类管理、查验、归档等功能,实现发票数据与业务数据、财务数据的贯通,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税务合规水平。

数据显示,2024年,伊利集团实现营收1157.8亿元,税收贡献达67.3亿元,母公司连续10年获评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

依托伊利集团等特色优势企业,内蒙古呼和浩特大力发展以乳业、草种业为核心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

立足实际,推助新产业新动能持续壮大

在呼和浩特敕勒川草原,每到春夏季节,白色的羊群如珍珠散落,迎风奔驰的骏马迸发出生生不息的活力。在草原南边,内蒙古最大的光伏产业园区——中环产业园里高高耸立的精馏塔,勾勒出内蒙古光伏产业蓬勃发展的剪影。

中环产业园负责人说,产业园入驻企业立足零碳目标,铆足干劲打造全球绿色工厂标杆,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如今,中环产业园区年产能已达到光伏单晶晶体105吉瓦、光伏单晶晶片30吉瓦、半导体单晶晶体2500吨,是全球质量优异、工艺技术先进、制造方式和人均效率领先的光伏单晶硅材料研发与制造中心。

为支持中环产业园企业开展科技攻关、健康发展,呼和浩特市税务部门针对企业反映的难以精准界定生产与研发活动界限问题,依托税务大数据从产能、价格、研发投入等维度建立光伏产业链税收风险预警机制,对企业研发费用归集、辅助账目设置等易发风险点开展“一对一”政策问诊和辅导。当地税务部门还结合光伏上游企业“重资产投入、长周期回报”的特性,将政策工具与企业扩产周期、研发投入等节点深度绑定,构建起“行业特性—政策匹配—效应追踪”闭环体系,实现税费政策的“精准滴灌”。

80+行业真账实操,零基础会计快速上岗!出纳、做账、报税、报表、Excel、财务软件、财务经理七大系列课程
最新资讯
会计考试提醒、政策发布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国会计网
长按保存图片
微信打开扫一扫
报考咨询、进群领资料
免费资料
财税干货
会计表格
财务模板
excel工具
免费课程
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