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陕西监管局:锚定“四化”目标深入推进内控建设 全面提升财政监管科学管理水平

来源:中国会计网 2025-10-04 06:55

陕西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部党组决策部署和部内控委工作要求,紧紧围绕财政监管核心职能,以推动财政科学管理系统化、精细化、标准化、法治化为目标,系统构建以强协同管理为导向、促合规管理为重点、严流程管控为手段的内控体系,为高效履行财政监管职能提供坚实保障。 

  一、系统化建设强协同,织密内控“防护网” 

  立足构建协调高效的内控运行机制,着力在堵漏洞、补短板上下功夫,在统筹谋划、顶层设计上下功夫,持续强化内控体系建设,推进内控机制与监管工作协同联动、一体发力。一是加强系统谋划。结合工作实际,统筹内部巡视成果运用,详细制定年度内控工作计划,明确任务清单和责任分工。系统梳理2021年度至2024年度业务制度、管理办法等,按照“需废止、需修订、需印发、无需印发”四类别进行科学评估,有序推进内控制度修订、汇编工作,确保制度体系的时效性和适用性。二是推进系统优化。深入查找政策实施和资金审核中的薄弱点,系统梳理在陕宣传文化单位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修订完善一般增值税退税审批操作规程,细化退税受理、审核、退付等环节流程,精准绘制内控流程图,强化关键节点措施防护,确保退税审批工作制度完备、流程清晰、内控严格。结合财会监督重点领域和陕西实际,聚焦查问题、纠偏差、促规范,修订印发全局财会监督工作规划,系统运用检查核查、评估评价、监测监控等监管方式,持续强化对财经领域公权力行使的制约和监督。三是促进系统融合。推进内控建设与机关党建、财政监管业务互融共促,依托“四阶梯”内控管理架构,强化各层级责任落实,各处室负责人履行“一岗双责”,为本部门内控建设第一责任人,将内控要求融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推动党建工作与内控建设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强化纪检日常监督职能,建立内控管理会商机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建议,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二、精细化管理提质效,激发内控“新动能” 

  坚持从细处着手、向实处发力,细化目标任务,优化防控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内控管理制度,推动内控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变。一是重点工作精雕细琢。落实部党组提出的“加强、聚焦、优化”工作方针,打造“三廊两展一厅”政治机关文化宣传阵地,锻造“陕财监管守初心 追赶超越绘新篇”党建品牌,创设“陕财监管大讲堂”干部教育培训品牌,持续强化政治机关建设。聚焦财政监管主责主业,贯通“资金—项目—政策—政治”监管思路,细化中央转移支付监管“四项清单”,畅通线上线下、事前事中事后闭环监控链条,应用数字财政监管提效赋能,精准描绘地方财政运行“立体画像”。二是日常督办精细有序。以年度内控计划和财政监管重点任务为纲,加大督办考核力度,制定全局年度计划任务清单、局党组落实党建主体责任清单、领导班子年度履职尽责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等台账,明确任务目标、完成时限、责任处室等,通过局党组会议、局长办公会议、专题会议定期听取各处室工作进度及完成情况,以“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的动态销号管理机制推动任务落实落细、见行见效。三是综合保障精益求精。秉承“工匠精神”,强化公文审核、校稿,严把公文信息编发政治关、政策关、法律关、内容关、格式关、文字关,持续提升办文质量。树立零基预算理念,精细谋划全年财务支出,结合实际细化公用、人员、项目经费支出标准,及时调整部分分散、低效、固化支出事项,持续提升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科学性、精准性。加强档案安全建设,规范细致做好档案分类、归档、整理、保管、查阅、销毁等全生命周期管理。 

  三、标准化要求促规范,建立内控“标准尺” 

  通过制定统一的内控操作办法,提出统一的内控目标要求,明确统一的内控执行标准,形成统一规范的内控事项管理流程,大力提升内控执行效率。一是统一内控规则体系。明确内控工作须遵循“全覆盖、制衡性、重要性、适应性和有效性”的基本原则,通过查找识别、分析评估、分类分级财政监管业务和机关运转中的薄弱环节,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持续做好动态监测及报告工作,切实建立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全过程动态纠正的内控机制,保障全局各项工作健康有序运转。二是统一内控程序要求。如,统一财政监管审核要求,建立初审岗、复审岗、终审岗不少于三级的责任体系,且岗位职责互不相容。统一财政检(核)查要求,明确现场检(核)查组成员不得少于2人,并实行组长负责制;一事或一项规范编制工作底稿,做到内容完整、格式规范,陈述事项客观真实、条理清楚、准确无误;严格工作日记制度,简明扼要记录检查进展、发现问题和核实结果等,妥善留存备查,有效防范履职风险。三是统一内控考核考评。健全完善内控考核评价机制,明确内控办和局纪检组不定期组织开展内控检查,并综合运用不相容岗位(职责)分离控制、授权控制、归口管理、流程控制和信息系统管理控制方法,对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及时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和优化方案。同时,将内控执行情况和内控考评结果纳入年度述职评议范围,作为处室和个人评先评优重要参考,有效提升内控制度执行力。 

  四、法治化保障固根本,强化内控“约束力” 

  将法治思维融入内控建设全过程,以法治方式增强内控制度刚性约束力,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一是强化理论武装,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将法治原则融入内控建设全过程。组织全局参加财政干部法治能力培训班,持续增强干部职工法治意识和依法履职能力。结合日常监管工作实际,常态化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财政领域重要法律法规,推动学法用法常态化、制度化,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应对风险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开展内控自查,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内控自查自评机制,由内控委牵头组织各处室每年至少开展1次全面内控自查自评工作,重点自查自评日常监管、专项检查、调查研究等监管业务规程是否符合“三定职责”要求,以及专项审核业务规程、“三重一大”决策机制等是否符合现行规章制度,着力强化对内控环境、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内控制度设计和执行的评估,有力有效推动依法行政落到实处。三是健全监督机制,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建立局纪检组、机关纪委协同联动机制,充分运用内部审计、内部巡视等监督成果,加大对财政监管业务内控制度执行的全过程监督力度,不断提升内控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推动构建具有财政监管特色的“全面覆盖、重点突出、权责分明、运行高效”的内控体系。 

80+行业真账实操,零基础会计快速上岗!出纳、做账、报税、报表、Excel、财务软件、财务经理七大系列课程
最新资讯
会计考试提醒、政策发布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国会计网
长按保存图片
微信打开扫一扫
报考咨询、进群领资料
免费资料
财税干货
会计表格
财务模板
excel工具
免费课程
考试资料